導讀兒童期精神病與成人精神病不同,多數(shù)表現(xiàn)為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,治療方法主要是采取心理治療、行為矯正和教育性干預的方法。藥物治療可以起到心理治療和行為矯正起不到的作用,能夠改善癥狀,使心理治療、行為矯正和教育性干預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。...
兒童期精神病與成人精神病不同,多數(shù)表現(xiàn)為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,治療方法主要是采取心理治療、行為矯正和教育性干預的方法。藥物治療可以起到心理治療和行為矯正起不到的作用,能夠改善癥狀,使心理治療、行為矯正和教育性干預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。
1、明確診斷后才能開始藥物治療
兒童精神病診斷較難,正確確定癥狀才能保證診斷正確,明確診斷后再開始藥物治療,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2、謹慎選擇符合適應證的藥物
選擇藥物之前,應掌握好每種藥物性能、對于兒童的適應證、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,慎重選藥,不能頻繁換藥、改變劑量或聯(lián)合應用。
3、藥物劑量選擇和調節(jié)需要個體化
精神類藥物劑量不能簡單按照體重換算,應根據(jù)患兒年齡、性別、體重、病情、對藥物敏感性等因素個體化用藥。藥物一般需要從小劑量開始應用,根據(jù)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逐漸增減劑量。
4、一般不長期維持用藥
精神類藥物可能對于患兒的神經系統(tǒng)發(fā)育產生負面影響,因此不宜長期維持用藥,當癥狀明顯改善,病情緩解時就應考慮逐漸停藥,或間斷服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