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花斑癬,俗稱汗斑,是一種由特定真菌引起的慢性淺表性皮膚病。這種病癥主要由糠秕馬拉色菌(也稱為圓形或卵圓形糖枇孢子菌)感染所致,常見于皮脂腺豐富的部位,如胸背部、頭面部及頸項部等。為什么會感染花斑癬呢?花斑癬有哪些特征?接著往下看看吧。...
花斑癬,俗稱汗斑,是一種由特定真菌引起的慢性淺表性皮膚病。這種病癥主要由糠秕馬拉色菌(也稱為圓形或卵圓形糖枇孢子菌)感染所致,常見于皮脂腺豐富的部位,如胸背部、頭面部及頸項部等。為什么會感染花斑癬呢?花斑癬有哪些特征?接著往下看看吧。
花斑癬的發(fā)病與多種因素有關,包括遺傳易感性、環(huán)境促發(fā)因素、皮膚性質(zhì)、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可能伴有的其他疾病。氣候濕熱、出汗是此病的重要觸發(fā)因素,皮膚的出汗量、油性程度及pH值、糖尿病、營養(yǎng)不良以及使用皮質(zhì)類固醇激素、免疫抑制劑等藥物也有可能影響花斑癬發(fā)病。
花斑癬的臨床表現(xiàn)多樣,但主要特征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減退或增生的糠秕狀脫屑斑?;ò甙_的皮疹初起時,表現(xiàn)為與毛一致的米粒大小的圓形斑疹,顏色可呈正常皮色淺黃色、棕黃色,有時可略帶灰色,表面覆有細糠樣脫屑,邊界比較清楚。隨著病情發(fā)展,皮損可逐漸擴大并相互連接融合成圓形、圓形環(huán)狀或不規(guī)則形。在損害消退的過程中,花斑癬可能會遺留色素減退斑,又稱寄生性白斑。
花斑癬的治療主要是通過外敷內(nèi)服的藥物來實現(xiàn)的。
1、外用藥物治療
硫代硫酸鈉溶液能直接抑制或殺滅真菌,緩解花斑癬癥狀。酮康唑洗液/霜及1%益康唑霜等廣譜抗真菌藥物也常用于外涂治療,每日使用1-2次,療程持續(xù)2-4周。
2、內(nèi)服藥物治療
對于皮損嚴重或久治不愈的患者,可口服酮康唑、伊曲康唑等廣譜抗真菌藥物,這些藥物能有效對抗真菌,改善病情。若患者對某些藥物不敏感,氟康唑可作為備選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