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崎病發(fā)病檢查項目有哪些
導讀川崎病發(fā)病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血常規(guī)、免疫學檢查、心電圖、胸部平片和超聲心動圖等。這些檢查可幫助診斷白細胞、血小板、免疫球蛋白、心臟電生理活動、肺部及心臟組織是否存在病變,以便及時排除川崎病,并分型病情的進展及嚴重程度。 ...
一般情況下,川崎病的發(fā)病檢查項目主要有血常規(guī)、免疫學檢查、心電圖、胸部平片、超聲心動圖等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異常,需及時就醫(yī)。具體分析如下:
1、血常規(guī)
血常規(guī)主要是通過抽取血液進行篩查,可以從中分析白細胞、血小板、紅細胞等指標是否正常,有無指標偏高或偏低的情況。若檢查時顯示白細胞增高、血小板增多、血沉增快、C反應蛋白,應初步診斷為川崎病。
2、免疫學檢查
免疫學檢查主要是根據(jù)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,如IgG、IgM、IgA、IgE以及血液循環(huán)免疫復合物的指標來判斷。若檢查結果提示TH2類細胞因子增高,應及時排除川崎病。
3、心電圖
通過心電圖可觀察心臟的電生理活動,如果檢查過程中提示非特異性ST-T變化,ST段抬高,T波倒置及異常Q波,且呈低電壓狀態(tài),需考慮川崎病影響到了心臟,可能存在心肌炎或心肌梗死的情況。
4、胸部平片
胸部平片主要是利用影像學成像的方式來觀察肺部及心臟的變化,如果檢查時發(fā)現(xiàn)有肺部紋理增多、模糊或有片狀陰影,以及心影擴大等情況,需警惕心臟及肺部可能受到了損害。
5、超聲心動圖
超聲心動圖可作為川崎病的輔助檢查方式,如果確定心臟有損傷,通過該項檢查可以明確心臟損傷的程度及心臟結構的病變情況,從而分析是否存在心包積液,心室增大等情況。
需要注意,以上檢查提示有異常后,需進一步檢查,以便及時排除川崎病,分析病情的進展。同時,需及時根據(jù)診斷結果針對性治療,避免病情加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