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狀疣的傳染途徑有哪些
導(dǎo)讀一般情況下,絲狀疣的傳染途徑主要有直接皮膚接觸、間接接觸污染物、自體接種擴散、破損皮膚感染、母嬰接觸傳播等。此外,公共浴池、游泳池、健身房等場所也可能存在病毒,接觸這些場所的公共設(shè)施后需及時清潔皮膚。...
一般情況下,絲狀疣的傳染途徑主要有直接皮膚接觸、間接接觸污染物、自體接種擴散、破損皮膚感染、母嬰接觸傳播等。具體分析如下:
1、直接皮膚接觸
絲狀疣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,病毒可通過健康人與患者的直接皮膚接觸傳播。比如與患者握手、擁抱,或皮膚與皮膚之間的親密接觸,病毒會從患者皮膚表面轉(zhuǎn)移到健康人皮膚,若健康人皮膚屏障功能正常,感染概率較低,但仍有感染可能,因此需避免與患者直接皮膚接觸。

2、間接接觸污染物
患者使用過的物品會殘留病毒,健康人接觸這些污染物可能被傳染。常見污染物包括毛巾、衣物、剃須刀、梳子、鼠標鍵盤等,病毒可在這些物品表面存活一段時間,健康人接觸后,若手部或其他部位皮膚有微小破損,病毒易侵入,所以需避免共用個人物品。
3、自體接種擴散
已感染絲狀疣的患者,若經(jīng)常抓撓患處,會導(dǎo)致病毒附著在指甲上。隨后抓撓身體其他部位,尤其是皮膚有破損處,病毒會接種到新的部位,引發(fā)新的疣體生長。這種自體傳播會使疣體數(shù)量增多,因此患者需避免抓撓患處,保持皮膚完整。
4、破損皮膚感染
皮膚出現(xiàn)破損、劃傷、擦傷等情況時,屏障功能受損,人乳頭瘤病毒更易侵入。比如皮膚有傷口時,接觸到患者或污染物,病毒可通過傷口進入皮膚內(nèi)部,快速繁殖引發(fā)感染。因此皮膚有破損時,需做好防護,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病毒的人和物品。
5、母嬰接觸傳播
孕婦若患有絲狀疣,在分娩過程中,胎兒經(jīng)過產(chǎn)道時,皮膚會與孕婦帶有病毒的皮膚接觸,可能被感染。不過這種傳播概率較低,且新生兒感染后多可在成長過程中自行清除病毒,但仍需注意孕期防護,減少病毒傳播風(fēng)險。
此外,公共浴池、游泳池、健身房等場所也可能存在病毒,接觸這些場所的公共設(shè)施后需及時清潔皮膚。同時,日常生活中應(yīng)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,增強皮膚屏障功能,降低感染概率,若發(fā)現(xiàn)疑似疣體,需及時就醫(yī)處理。
參考資料:
[1] 張娜. 當心你被"瘊子"傳染[J]. 人生與伴侶(月末版),2008, (11):26-27.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