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腱斷裂手術后的康復訓練有哪些
導讀一般情況下,跟腱斷裂手術后的康復訓練包括踝關節(jié)活動度訓練、小腿肌肉等長收縮訓練、直腿抬高訓練、平衡訓練、步態(tài)訓練等。此外,跟腱斷裂手術后還可根據恢復情況進行抗阻訓練。同時,康復訓練過程中需密切關注跟腱部位反應。...
一般情況下,跟腱斷裂手術后的康復訓練包括踝關節(jié)活動度訓練、小腿肌肉等長收縮訓練、直腿抬高訓練、平衡訓練、步態(tài)訓練等。具體分析如下:

1、踝關節(jié)活動度訓練
術后恢復初期可進行此訓練,通過緩慢屈伸踝關節(jié),逐步恢復關節(jié)活動范圍。長期固定易導致踝關節(jié)僵硬,該訓練能防止關節(jié)粘連,為后續(xù)行走奠定基礎,訓練時需控制力度,避免過度牽拉跟腱。
2、小腿肌肉等長收縮訓練
患者取臥位或坐位,緊繃小腿后側肌肉,保持數秒后放松。此訓練無需活動關節(jié),可在不影響跟腱愈合的前提下,維持小腿肌肉力量,防止肌肉萎縮,為后期負重訓練做準備。
3、直腿抬高訓練
患者平躺,雙腿伸直,緩慢抬起患側腿部至適當高度,保持片刻后放下。訓練能鍛煉大腿前側肌肉及臀部肌肉,增強下肢整體力量,避免因術后長期臥床導致下肢肌肉無力,同時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(huán)。
4、平衡訓練
待踝關節(jié)活動度和肌肉力量有所恢復后,可進行單腿站立、閉目站立等平衡訓練。平衡能力下降會影響術后行走穩(wěn)定性,該訓練能增強身體平衡感,提高下肢控制能力,減少術后行走時摔倒的風險,訓練時需在安全環(huán)境下進行,必要時借助輔助工具。
5、步態(tài)訓練
從部分負重逐步過渡到完全負重行走,調整行走姿勢,確保步態(tài)正常。術后長期固定易導致步態(tài)異常,此訓練能幫助患者恢復正常行走功能,適應日常活動,訓練需循序漸進,避免過早完全負重影響跟腱愈合。
此外,跟腱斷裂手術后還可根據恢復情況進行抗阻訓練。同時,康復訓練過程中需密切關注跟腱部位反應,若出現疼痛、腫脹加重,應暫停訓練并咨詢醫(yī)生,避免盲目訓練影響恢復。
參考資料:
[1] 于燕,王子棟,侯軍紅. 跟腱斷裂的術后護理[J]. 中國衛(wèi)生標準管理,2015(4):192-193,194.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