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工具
免費問醫(yī)生
導讀輪狀病毒是導致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之一,尤其在秋冬季節(jié)高發(fā)。在幼兒園、游樂場這些孩子聚集的地方,輪狀病毒可能悄悄潛伏。幾乎每個孩子在5歲前都可能感染輪狀病毒,那么輪狀病毒傳播途徑都有些什么呢?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!...
輪狀病毒是導致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之一,尤其在秋冬季節(jié)高發(fā)。在幼兒園、游樂場這些孩子聚集的地方,輪狀病毒可能悄悄潛伏。幾乎每個孩子在5歲前都可能感染輪狀病毒,那么輪狀病毒傳播途徑都有些什么呢?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!
1、糞口傳播
這是輪狀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?;颊叩募S便中含有大量病毒,如果處理不當,很容易污染食物、水源或物體表面。當健康人接觸到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,如果未徹底洗手就進食或觸摸口鼻,病毒便會趁機進入體內(nèi)。
2、氣溶膠傳播
患者在嘔吐或咳嗽時,會產(chǎn)生含有輪狀病毒的氣溶膠。這些微小的病毒顆??梢栽诳諝庵袘腋〔鞑?,周圍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感染。尤其在人員密集且通風不良的場所,如幼兒園、學校等,這種傳播方式更為常見。
3、接觸傳播
直接接觸患者或帶病毒者的分泌物、排泄物污染的物品,如玩具、衣物、餐具等,再接觸自己的口、鼻、眼等部位,也是輪狀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。因此,在公共場所要特別注意個人衛(wèi)生。
4、母嬰傳播
孕婦在孕期感染輪狀病毒,可能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;哺乳期母親感染,也可能在哺乳過程中將病毒傳給嬰兒。這種傳播方式雖然較為少見,但一旦發(fā)生,對寶寶的健康影響極大。
5、水源傳播
如果飲用水源被輪狀病毒污染,而未經(jīng)過有效凈化處理,飲用者就有可能感染。在一些農(nóng)村地區(qū),由于供水系統(tǒng)簡陋,防護不當,更容易發(fā)生水源污染引發(fā)的疫情。

1、急性腹瀉
輪狀病毒感染后,最常見的癥狀是急性水樣腹瀉,通常持續(xù)3~8天。大便呈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,無腥臭味。
2、嘔吐
感染初期,患兒常出現(xiàn)嘔吐,通常在腹瀉前1~2天發(fā)生,可能與腸道炎癥刺激有關(guān)。
3、發(fā)熱
多數(shù)患兒會出現(xiàn)低熱或中度發(fā)熱,體溫一般在37.5℃~39℃之間。
4、脫水
由于頻繁的腹瀉和嘔吐,患兒容易出現(xiàn)脫水癥狀,表現(xiàn)為口干、眼窩凹陷、尿少、哭時無淚等。
5、臍周腹痛
輪狀病毒感染還可能引發(fā)臍周腹痛,多為陣發(fā)性疼痛,由腸道痙攣引發(fā)。腹痛會讓寶寶哭鬧不止,影響情緒和睡眠。此時,可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于腹部緩解,但需注意溫度以防燙傷。

輪狀病毒主要通過糞口、接觸、氣溶膠、水源和母嬰傳播,其中糞口傳播最為常見。感染后癥狀包括急性腹瀉、嘔吐、發(fā)熱、脫水以及臍周腹痛等。為預防輪狀病毒感染,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個人衛(wèi)生,勤洗手,玩具和餐具定期消毒,保證孩子飲用安全的水。一旦孩子出現(xiàn)疑似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