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立秋之后,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氣候由熱轉涼且趨于干燥,人體需順應這一變化進行調養(yǎng),以減少秋燥等對身體的影響。做好立秋養(yǎng)生,能幫助身體適應季節(jié)轉換,維持健康狀態(tài)。那么,立秋如何養(yǎng)生?立秋養(yǎng)生需結合自身體質,在起居、飲食、運動等方面做出合理調整...
立秋之后,陽氣漸收,陰氣漸長,氣候由熱轉涼且趨于干燥,人體需順應這一變化進行調養(yǎng),以減少秋燥等對身體的影響。做好立秋養(yǎng)生,能幫助身體適應季節(jié)轉換,維持健康狀態(tài)。那么,立秋如何養(yǎng)生?
1、起居調養(yǎng)
立秋后自然界陽氣收斂,人體應調整作息,做到早睡以順應陰精收藏,早起以順應陽氣舒達,可緩解秋乏。同時,早晚溫差增大,需及時增減衣物,尤其注意腹部和背部保暖,“春捂秋凍”需適度,體質虛弱者不宜過度受寒,以防感冒或腸胃不適。
2、飲食調理
立秋燥邪易傷肺津,飲食需以滋陰潤燥為主,兼顧健脾??啥喑糟y耳、百合、梨等潤燥食物,緩解皮膚干燥、口干等癥狀;脾胃弱的人適當吃山藥、南瓜等健脾食材。遵循“少辛增酸”原則,減少辛辣食物攝入以避加重燥邪,增加酸味食物以收斂肺氣。
3、運動鍛煉
立秋后運動應順應“收”的特點,選擇散步、太極拳等平緩項目,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大汗,以防耗傷陽氣和津液。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,此時氣溫適宜,運動后及時補水,且不宜立即洗澡,防止寒濕入侵,運動量需循序漸進減少。
4、精神調攝
秋季易使人產生悲秋情緒,需注重收斂神氣,保持心情平和,避免情緒大幅波動??赏ㄟ^欣賞秋景、讀書等方式調節(jié)情緒,培養(yǎng)樂觀心態(tài),使精神內守,順應秋季“藏”的規(guī)律,有助于維持臟腑功能穩(wěn)定。
5、防護措施
立秋后空氣干燥,需做好皮膚保濕,減少洗澡次數以防皮膚油脂流失;保持室內濕潤,可使用加濕器。秋季是呼吸道和胃腸道疾病高發(fā)期,要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勤洗手,避免去人群密集處,增強免疫力以預防疾病。
立秋養(yǎng)生需結合自身體質,在起居、飲食、運動等方面做出合理調整,順應自然變化,才能更好地適應秋季氣候,為健康保駕護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