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薏米性涼,味甘、淡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止瀉的功效。將薏米炒熟后泡茶飲用,能減少其寒性,更適合日常去濕氣,尤其適合濕氣重且伴有腹脹、食欲不振的人群,可幫助排出體內多余水分。赤小豆能利水消腫、解毒排膿,茯苓可健脾寧心、利水滲濕。...
濕氣重多因氣候潮濕、飲食油膩、缺乏運動等引起,常表現(xiàn)為身體沉重、困倦乏力、舌苔厚膩、大便黏滯等不適。很多人想知道:去濕氣喝什么茶?適合去濕氣的茶多具有清熱利濕、健脾化濕的功效。
1.薏米茶
薏米性涼,味甘、淡,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止瀉的功效。將薏米炒熟后泡茶飲用,能減少其寒性,更適合日常去濕氣,尤其適合濕氣重且伴有腹脹、食欲不振的人群,可幫助排出體內多余水分。
2.赤小豆茯苓茶
赤小豆能利水消腫、解毒排膿,茯苓可健脾寧心、利水滲濕。將兩者一同煮水代茶,適合濕氣引起的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癥狀,還能兼顧健脾,從根源上減少濕氣生成。
3.陳皮荷葉茶
陳皮有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的作用,荷葉能清熱利濕、升發(fā)清陽。兩者搭配泡茶,既能燥濕去濕,又能促進脾胃運化,適合濕氣重且伴有脘腹脹滿、消化不良的人群。
4.藿香佩蘭茶
藿香具有芳香化濕、和中止嘔的功效,佩蘭能芳香化濕、醒脾開胃。此茶氣味芳香,適合夏季濕氣困脾導致的胸悶、食欲不振、口中黏膩等癥狀,能有效化解濕濁。
1.調整飲食結構
減少甜膩、油炸、生冷食物及酒類攝入,這些食物易加重脾胃負擔,導致濕濁內生。多吃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食材,如赤小豆、薏米(炒制后減輕寒性)、冬瓜、山藥、白扁豆等,同時可搭配生姜、花椒等溫熱調料,幫助溫化濕氣。
2.堅持適度運動
運動能促進氣血循環(huán),通過出汗加速濕氣排出,還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,從根源減少濕氣生成??蛇x擇快走、慢跑、跳繩、瑜伽等運動,每周保持3-5次,每次30分鐘以上,以身體微微出汗、不感到過度疲憊為宜。
3.改善生活環(huán)境與習慣
避免長期處于潮濕環(huán)境,勤通風、勤曬被褥,雨天減少外出。同時注意保暖,尤其是腰腹、腳部等部位,避免受涼導致濕邪侵襲。此外,養(yǎng)成規(guī)律作息,避免熬夜,保證充足睡眠,有助于身體陽氣升發(fā),增強祛濕能力。
調理去濕氣喝茶需選對茶品并注意相關事項,同時結合生活習慣調整,才能在緩解濕氣帶來的不適時,更好地養(yǎng)護身體,讓身體保持輕松舒適的狀態(tà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