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依舊很熱,但該吃的該補的也得抓緊籌備起來了。所謂“秋季補的好,冬天病不找”,立秋“貼秋膘”,雖然看起來也真是給自己多找了個吃吃吃的理由!
在這一天里、家家戶戶都在燉肉、燒魚、燉雞鴨,其肉多烹制成紅燒肉、白切肉或自制醬肘子肉,還有清真的醬牛羊肉。
用料
主料:五花肉500克、骨頭肉1200克
輔料:醬油3湯匙、白糖半飯勺、植物油適量、八角3個、桂皮一小段、大蔥一小段、姜三片、料酒適量
做法
1.備好食材,我又放里兩大塊肉皮;2.五花肉切塊;3.骨頭肉分成塊,肉皮刮凈切大點的段;4.把五花肉、骨頭肉、肉皮冷水入鍋焯水,撇去浮沫;5.撈出控水;6.鍋內(nèi)加入植物油,加白糖,炒糖色;
7.糖融化剛要冒小泡,立刻倒入肉并用蓋子擋著避免崩燙,晃動鍋,不崩的時候用鏟子翻炒;8.中火炒到肉上色,倒入沒過食材的開水,并放入醬油、料酒、八角、桂皮、蔥姜、鹽燒開3分鐘揮發(fā)一下腥氣;9.倒入電壓力鍋內(nèi)膽,設置排骨檔、濃郁
從金朝開始,北京老百姓就非常重視立秋吃肘子,不過對天福號醬肘子的鐘愛,可以從清朝的慈禧太后說起。
清朝光緒年間,金朝后代一位叫完顏氏的官員為了討好慈禧太后,就買了幾只天福號的醬肘子送給她品嘗。天福號的肘子燉的特別爛,慈禧太后吃完后大加贊賞,賜給“天福號”一塊腰牌,傳旨每天定量送進宮中。
用料
主料:去骨豬肘1個、黃豆醬適量、香葉4片、蔥適量、八角2個、小茴香少許、姜4片、桂皮適量、花椒適量
輔料:冰糖20克、熱水500毫升、 水50克
做法
1.將豬肘洗凈,擦干水分,表面涂抹黃豆醬腌制1小時。
2.腌制好的豬肘冷水入鍋,放入少許姜片,蔥段,花椒煮開后撈出沖洗干凈。
3.熬制糖漿液:50克水加20克冰糖小火熬制呈現(xiàn)出焦糖色后立即關火,倒入大量熱水。注意控制好火候不要熬制過頭,以免口感發(fā)苦。
4.將豬肘,蔥段,花椒,姜等配料放入坤博砂鍋中,倒入糖漿水以及少量熱水,加入老抽,醬油調(diào)色。
5.中火煮開
6.轉(zhuǎn)小火繼續(xù)煮60分鐘左右,直至豬肘熟爛。
7.將煮熟的豬肘撈出,溫度降至不燙手時用保鮮膜包裹緊,放入冰箱中冷藏一夜后取出切片即可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