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工具
免費問醫(yī)生
導讀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,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,中醫(yī)講究立冬補冬、立冬養(yǎng)藏、滋陰補陽。也是為了扶正固本,增強抵抗力。...
四季中最寒冷的季節(jié)終于來了,立冬是中國傳統(tǒng)二十四節(jié)氣的第19個節(jié)氣,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,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,全國范圍內出現了降溫天氣,大家也開始對冬天如何養(yǎng)生進行了關注。入冬以后,人體新陳代謝減慢,消耗相對減少。冬令進補能夠使營養(yǎng)物質轉化的能量儲存于體內,從而扶正固本,增強抵抗力。

立冬時節(jié)如何進補巧養(yǎng)生
1、早睡晚起
立冬之后生活起居調養(yǎng)應該以“養(yǎng)藏”陽氣為主,要適當早睡,早上也不宜起得太早,以此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。對于成年人來說,一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,如果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,那么可在中午補睡半小時到一小時。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、養(yǎng)陰培元,有益于在冬季陽氣潛藏、陰津蓄積。
2、防寒保暖
早晚填衣放流感——冬天的風常為北風,同時,“寒”也是冬季氣候變化的最主要特點。中醫(yī)認為,寒為六淫邪之一,故冬天應保暖避寒,老人尤其要暖好背。人起居宜早睡晚起,讓睡眠的時間長一點,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以后再起床活動,且不要做劇烈運動。臥室內要適當通風,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,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。
3、推遲晨練時間
一般戶外活動選擇在上午9時半以后到下午4時之前進行最為適宜,“見太陽才運動”。這是因為冬季早晨氣溫低,人體交感神經興奮,引起全身皮膚毛細血管收縮,血液循環(huán)阻礙增加,血壓容易升高,心肌耗氧量也增加,過早晨練易引發(fā)心肌梗死或腦溢血等意外情況。

【立冬養(yǎng)生的注意事項】
1、防止熱能過勝
一般人到了立冬時節(jié),由于氣候漸冷,我們?yōu)榱司S持體溫,往往要進食過多來增加能量。然而攝入熱量過勝,會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,使人發(fā)胖,這樣不好。在秋季飲食中,要注意適量,而不能放縱食欲,大吃大喝。
2、巧防冬燥
初冬季,氣候就變得晴朗干燥,因此主張應當潤燥。怎樣做到這一點呢?首先應當少吃一些刺激性強、辛辣、燥熱的食品,如尖辣椒、胡椒等等,應當多吃一些蔬菜、瓜果,如冬瓜、蘿卜、西葫蘆、茄子、綠葉菜、蘋果、香蕉等。
3、飲食禁忌
此時節(jié),應該特別注意,飲食一定要吃溫熱的食物,開始減少一下涼拌菜等類似的食物,要保證飲食多樣化,多吃溫熱食物,以保障胃腸功能的正常代謝,避免腹瀉等癥狀的發(fā)生。

中醫(yī)講究立冬補冬、立冬養(yǎng)藏、滋陰補陽。冬季的傳統(tǒng)養(yǎng)生方法還有很多,比如叩齒、干洗澡、揉腹、艾灸等。在日常生活中都可做,對身體很有益處。尤其是艾灸,可以灸一下保健穴位,足三里、中脘、關元、氣海,還可以在肚臍里放些鹽,艾灸肚臍,那里是神闕穴,這個穴位對補益元氣十分重要。
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所幫助,祝您生活愉快,身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