祛濕熱的中成藥有哪些
導(dǎo)讀一般情況下,濕熱病癥多由外感濕熱、飲食不節(jié)等因素引發(fā),常見癥狀包括口苦、口黏、腹脹、肢體困重、小便黃赤、大便黏滯不爽等?;颊呖勺襻t(yī)囑使用龍膽瀉肝丸、茵梔黃顆粒、八正顆粒、二妙丸、藿香正氣水等藥物進行治療。具體分析如下:...
一般情況下,濕熱病癥多由外感濕熱、飲食不節(jié)等因素引發(fā),常見癥狀包括口苦、口黏、腹脹、肢體困重、小便黃赤、大便黏滯不爽等?;颊呖勺襻t(yī)囑使用龍膽瀉肝丸、茵梔黃顆粒、八正顆粒、二妙丸、藿香正氣水等藥物進行治療。具體分析如下:
1、龍膽瀉肝丸
龍膽瀉肝丸主要由龍膽、柴胡、黃芩等藥材組成,能清肝膽、利濕熱。其中龍膽可清肝膽實火、除下焦?jié)駸幔S芩能清熱燥濕,諸藥配伍,適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頭暈?zāi)砍?、耳鳴耳聾、脅痛口苦、尿赤澀痛等癥狀。
2、茵梔黃顆粒
茵梔黃顆粒含有茵陳、梔子、黃芩苷等成分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濕退黃的功效。茵陳能清利濕熱、利膽退黃,梔子可瀉火除煩、清熱利濕,常用于肝膽濕熱引起的黃疸,癥見面目悉黃、胸脅脹痛、惡心嘔吐、小便黃赤等。

3、八正顆粒
八正顆粒由瞿麥、車前子、扁蓄等組成,能清熱、利尿、通淋。瞿麥可利尿通淋、清熱破血,車前子能清熱利尿、滲濕通淋,適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小便短赤、淋瀝澀痛、口燥咽干等,如熱淋病癥。
4、二妙丸
二妙丸主要成分是蒼術(shù)和黃柏,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。黃柏能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,蒼術(shù)可燥濕健脾,兩者搭配,適用于濕熱下注引起的足膝紅腫疼痛、小便短赤、陰囊濕癢等癥狀。
5、藿香正氣水
藿香正氣水包含藿香、紫蘇葉、白芷等藥材,能解表化濕、理氣和中。藿香可芳香化濕、和中止嘔,紫蘇葉能解表散寒,適用于外感風寒、內(nèi)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,癥見頭痛昏重、胸膈痞悶、脘腹脹痛、嘔吐泄瀉等,也可用于緩解濕熱引起的相關(guān)不適。
平時注意養(yǎng)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避免長期處于潮濕環(huán)境,飲食上減少辛辣、油膩、甜膩食物的攝入,如辣椒、油炸食品、蛋糕等,以免加重濕熱癥狀,不利于恢復(fù)。
參考資料:
[1] 馬天明. 淺析滋陰祛濕熱法的演變、形成[C]//中國中醫(yī)藥研究促進會疑難雜癥分會2020年學術(shù)年會論文集. 2020:90-93.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