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外傷應如何清洗傷口
導讀一般情況下,手外傷清洗傷口的方法主要有沖洗傷口、清潔異物、消毒傷口、覆蓋保護、后續(xù)換藥等。若手部受傷出現傷口,需及時規(guī)范清洗處理,避免感染。日常護理中需保持傷口及敷料干燥,避免傷口接觸污水、污物。若傷口出現紅腫加劇。...
一般情況下,手外傷清洗傷口的方法主要有沖洗傷口、清潔異物、消毒傷口、覆蓋保護、后續(xù)換藥等。若手部受傷出現傷口,需及時規(guī)范清洗處理,避免感染。具體分析如下:
1、沖洗傷口
用流動的清水持續(xù)沖洗傷口,沖洗時間保持5-10分鐘。清水可沖掉傷口表面的灰塵、泥沙等污物,減少細菌附著,降低感染概率,同時避免污物殘留對傷口造成持續(xù)刺激。

2、清潔異物
若傷口內有明顯可見的小異物,可先用無菌棉簽輕輕擦拭,若異物較深或難清除,切勿強行摳挖,需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,或就醫(yī)由專業(yè)人員處理,防止損傷傷口組織。
3、消毒傷口
沖洗后用無菌棉簽蘸取碘伏,從傷口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消毒,消毒范圍覆蓋傷口周圍5厘米皮膚區(qū)域。碘伏能殺滅傷口表面的細菌、真菌等微生物,進一步預防感染,且刺激性相對較低。
4、覆蓋保護
消毒后待碘伏干燥,用無菌紗布或透氣性好的創(chuàng)可貼覆蓋傷口,覆蓋時需保持紗布平整,避免過緊壓迫傷口。覆蓋可隔絕外界灰塵、細菌,保護傷口免受二次損傷,同時維持傷口濕潤環(huán)境,利于愈合。
5、后續(xù)換藥
若傷口較小且無明顯滲液,可每天更換一次敷料;若傷口滲液較多,需增加換藥頻率。換藥時需重新清潔、消毒傷口,觀察傷口愈合情況,及時發(fā)現紅腫、滲液等異常。
日常護理中需保持傷口及敷料干燥,避免傷口接觸污水、污物。若傷口出現紅腫加劇、疼痛明顯、滲液化膿,或伴隨發(fā)熱等癥狀,需立即就醫(yī)。手部受傷期間盡量減少受傷部位活動,避免牽拉傷口,促進傷口順利愈合。
參考資料:
[1]劉開芬. 手外傷患者圍手術期護理[J]. 吉林醫(yī)學,2011,32(14):2857-2858.










